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2009-08-07

央行前天发布的《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对货币政策有了新提法。这应该是央行对经济形势变化的新的判断,货币政策可能“温和转变”,这与我们的预期一样。

但是,需要注意“注重市场化的手段”,这是央行自危机以来,第一次提出“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” 的思路。

“动态微调”意味着,货币政策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,不断地适时地进行调整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,政策的实施调整,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,对于经济形势的稳定是非常重要。“动态微调”使货币政策能够“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,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、力度和节奏”,使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加强。

“动态微调”给出货币政策的渐进平稳操作的思路。货币政策一般不会采取“突变”的方式,突变的政策会带来经济更大幅度的大起大落。“突变”不符合货币政策的一般规律。主要经济形势不发生“突变”,货币政策一般采取渐进温和的方式。这帮助通常希望寻找政策的“拐点”,“转向”和“退出”的时点的静态思维方式,向货币政策实施的常规方式转变。也避免一些投机货币政策的心态。

“动态微调”应该是货币政策的常态,货币政策将会呈现稳定变化的态势。

“微调”与“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不矛盾。《报告》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的货币增长有过度宽松的成份。 微调应该是为了使’过度宽松”向”适度宽松‘靠拢和回归,更准确地落实和实施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。

“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”比较含糊。货币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有三项,基准利率,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。中国央行还有另外两招,信贷额度管理和窗口指导。这些中外的央行货币工具,属于“市场化”的工具,应该只有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。

所以,我们认为,下半年如果形势变化,不排除央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微调的可能性。如果不动基准利率,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效果与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定向票据发行,对市场流动性规模的影响是一致的。不同的是存贷比上的差异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左小蕾

左小蕾

1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1992年8月,获得美国伊里诺依大学( Univ. of Illinois at Urbana-champaign) 博士学位( 国际金融, 经济计量学)。

文章